“五水共治”带动浙江绿富美

信息来源:鄂州市生态环境局 日期:2016-04-25
五水共治”带动浙江绿富美
 

从连续八年劣Ⅴ类水到基本达到Ⅲ类水,从江河之变看浙江治水之战

  “五水共治”带动浙江绿富美

  发表时间:2016年4月19日     来源:中国环境报第1版

  ◆本报记者晏利扬

  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郊的浦阳江翠湖段,浦江县一小的孩子们有的在湖畔草地上尽情欢闹,有的在湖边接受防溺水安全教育。“夏天来这游泳的人太多了,我们借春游之机给孩子们上上安全课。”带队老师说。

  很难想像,就在三年前,翠湖还是又黑又臭的情况。而这样的转变,正是始于浙江开展“五水共治”、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探索。

  水环境危机催生治水新体系

  2013年,20万元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、黄浦江死猪漂江等事件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。

  是年3月底,浙江省政府召开全省清理河道清洁乡村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,决定对全省农村开展“大扫除”,对河道进行大清理。

  半个月后,浙江省召开第十次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(扩大)会议。省委书记夏宝龙强调,要把群众改善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引导到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上来。

  在随后召开的全省城乡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会上,浙江省长李强强调,各地要以治水为重点,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,加快建设美丽浙江。

  一场席卷全省的清理河道、清洁农村行动迅速展开。

  同年11月,浙江省委、省政府出台《关于全面实施“河长制”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》,要求建立省级、市级、县级、乡(镇)级河长体系,并由6位省领导担任6条跨行政区域省级河道的河长。

  同年12月,浙江省委作出决定,着眼于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,以治污水、防洪水、排涝水、保供水、抓节水的“五水共治”为突破口,倒逼转型升级。其中,治污水被摆在了第一位。

  浙江省立下了治水的“三五七”目标,即:三年(2014~2016年)要解决突出问题,明显见效;五年(2014~2018年)要基本解决问题,全面改观;七年(2014~2020年)要基本不出问题,实现质变。而第一年,则是全力以赴清理整治黑河、臭河、垃圾河“三河”,基本达到水体不黑不臭、水面不油不污、水质无毒无害、水中能够游泳目标。

  一场党委政府主抓、各级各部门联动、全民共同参与的“清三河”行动在全省全面铺开。

  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

  “江河咽,人愁绝。浊污横溢随城堞。泉无泽,山凋色。乱花明灭,一川烟积。泣,泣,泣!冠冲发,心如铁。破荒城壁从头越。看今日,辕门立。万民除秽,只争朝夕。急,急,急!”

  这是浦江农民诗人吴航发出的呐喊。如今,他的这首《钗头凤·浦阳江——母亲河的呐喊》就刻印在翠湖边。

  早在2013年,因无序发展小水晶产业而导致水污染问题突出的浦江县,引起了夏宝龙的注意。浦江县约有两万家从事水晶生产的小企业、加工户,从业人员近20万,是浙江传统“低、小、散”产业的典型。

  2013年6月底,夏宝龙率队冒雨从钱塘江三江口溯支流浦阳江而上,亲自督战,并要求以浦阳江的治理为动员令,打响今后几年浙江治水攻坚战,并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。

  面对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全省倒数第一的现实,浦江县委、县政府发动全民参与、依法铁腕治污。自2013年以来,全县累计依法查破水污染案件280起,行政拘留303人,刑事拘留60人;累计关停水晶加工户近两万家,目前仅剩1200余家……

  浦江县所在的金华市,在全省率先建立“一表六图”作战指挥体系,率先创建单元护水作战体系,率先建立“五水共治”标准体系,率先建立跨流域治水联动机制,率先健全河长路长警长全覆盖网络,率先推进以治促转……

  如今,浦江全县462条垃圾河、577条牛奶河、25条黑臭河、22条劣V类支流已被彻底消灭,浦阳江出境断面水质已从连续8年劣V类到基本达到Ⅲ类水。

  据浙江省环保厅厅长、省五水共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方敏介绍,为破解“九龙治水”的困局,早在2014年初,浙江省委、省政府就成立了浙江省“五水共治”工作领导小组,由省委书记、省长任组长,全面统筹协调治水工作。省、市、县均相应设立了治水办,形成了党委、政府、人大、政协四套班子齐上阵的组织推进体系。

  截至目前,浙江已形成五级联动的河长制体系:全省现有6名省级河长,199名市级河长,2688名县级河长,16417名乡镇级河长以及数万名村级河长。

  开展“五水共治”两年来,浙江共清理垃圾河约6500公里,整治黑臭河5100多公里。截至2015年底,浙江全省累计建成639个镇的污水处理设施,完成208个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,新增城镇污水管网6536公里,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的省份。全省已完成1.61万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,建成污水治理终端站点9.51万个,全省78.98%的村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,农户受益率达到65.52%。今年年底,全省将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。

  倒逼转型下GDP增长8%

  在茜溪沿线的江南古村虞宅乡新光村,有着廿玖间、诒毂堂、双井房等16幢160余间古建筑。

  “2013年前,这些老宅都租给外地人做水晶加工,废渣废水随意排放。” 浦江县环保局副局长戴旭珍说,乡里和村里以“五水共治”为契机,取缔所有水晶加工户,并委托专家完成《新光古村落保护开发规划》,对古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复。

  在廿玖间里,记者见到了一群热情洋溢的年轻人。领头的陈青松是浦江县青年创业者协会会长、乡村旅游创客学院执行院长。

  去年下半年,也曾从事水晶行业的陈青松以网络众筹形式发起浦江创客联盟,整合了旅游创客APP平台,在古村老宅里打造了“线上下单、线下购物”的互联网体验中心。自去年11月以来,30多位创客在这里开辟了地质科普馆、手工DIY、花艺、非遗文化、手工美食的工作室,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、农业资源、乡土情怀,以O2O的形式经营手工艺品和当地农产品。

  2015年,浦江美丽乡村旅游业井喷,全县旅游人数和收入同比增长181.7%、300.4%,并成功创建省旅游发展十佳县。

  两万余家水晶加工小企业短期内减少了94%,浦江“水晶之都”的牌子还能不能保住?

  在浦江县岩头镇飞轮村,一个巨大的中部水晶产业集聚园区已经成型。首批入驻园区的浦江华磊工贸有限公司一楼厂房内,工人们正在加工水晶产品。

  这家企业的负责人齐拥军告诉记者,搬迁入园后,企业花了80多万元购买了全封闭式的数控机器,“机器换人”不仅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,还大大减轻了污染。

  在园区内的宏柏工艺有限公司,企业董事长周双胜告诉记者,虽然投入了上百万元进行搬迁,但企业设备更好了,产品更上档次了。“今年效益至少提高20%,而且搬过来后,污水处理园区都解决了,不用自己操心了。更主要的是,国外客商最讲究生产环境,现在来看过都叫好,提升了我们出口竞争力。”

  在浙江省各相关部门支持下,浦江制订了水晶产业发展规划,加紧建设了东、西、南、中4个水晶生态集聚园区,全部建成后,基本上全县所有水晶企业都搬入园区,实行统一治污、统一管理、统一服务。来自统计部门数据,2015年,浦江全县水晶产业不降反增,产值和税收分别增长24%和2.6%,今年有望继续增长。

  两年多来,浙江以治水倒逼产业转型。据统计,2015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达到42886亿元,增长8%;2015年,全省规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.3%、6.9%和6.9%,增幅均高于全省规上工业。如今,浙江正向着绿色发展的方向坚实迈进。

  站点地图网站标识码:4207000018 鄂ICP备05017375号   鄂公网安备42070402000209号
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书编号42071499007-00001
主办单位:鄂州市生态环境局 联系人:陈静 联系电话:(027)60281828 地址:鄂州市文苑路11号